[吳靜吉‧推薦序] 頭城三十加二英雄之旅的故事

[吳靜吉‧推薦序] 頭城三十加二英雄之旅的故事

————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.吳靜吉 推薦

《山與海的職日生:頭城職人誌》是由彭仁鴻的蘭城巷弄有限公司統籌,得獎無數的頭城作家連明偉書寫的作品。 在本書出版資訊」中開宗明義表示「能以觀光客作為使用者閱讀這本書,因此,它更是本旅遊書籍,希望以職人故事帶領大家旅遊頭城!」

這些職人是誰?為什麼他們的故事值得傑出作家書寫?又為什麼他們的故事可以帶領「觀光客」認識頭城? 書中三十位
職人加上統籌的彭仁鴻和書寫的連明偉之職涯追尋,都是一段段各異其趣的英雄之旅。

電影導演盧卡斯(George Lucas)在拍攝《星際大戰》面臨困境時,重讀大學翻過卻未深究的坎伯(Joseph ampbell)的《千面英雄》,他讀著讀著突然領悟所有的英雄都經過起程、啟蒙和回歸的歷程,熱情地呼應內心召喚、使命夢想。
人在清醒的生活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,以色列心理學家Tirza Willner等人以五個角度分析人所以工作的理由。

我們可以借用這些工作取向來了解這三十加二位職人的工作意義。有人把工作視為謀生或差事(job),既然工作只是差事、謀生的必需,只是為了打發時間、賺取生活費,以支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方式,工作便成了非不得已,所以不小心就會得過且過、敷衍了事。

有人把工作當成事業(career),希望在未來的工作場所中獲得影響力和權力,經由努力和學習可以晉升到更高的職位,也願意承擔額外的職務和責任。

第三個工作取向是社會鑲嵌(social embeddedness)。偏重這種取向的人認為工作是尋求歸屬感的地方,希望能夠感受到工作場所愉快的人際關係,自己是團隊或組織內的一份子,是歡樂社交的情感連結。

有些人總是閒不下來,不工作就不知如何打發時間,在家無事可忙反而覺得無聊,他們可以忙中取樂,甚至忙碌成癮。這是第四種的忙碌工作取向。

第五種工作取向則把工作視為自我認同和追尋人生目標的召喚(calling),因為熱情追逐自己的使命和夢想,而展開英雄探險之旅。

這樣的工作取向者認為工作賦予個人生命的意義,有機會使自己在乎的大小世界變得更美好,喜歡與同事分享工作的意義和創新,也喜歡與別人談論工作、歸屬和認同的行業和工作體驗等。

這三十加二位職人正是坎伯所稱的英雄。他們各自呼應內心召喚,克服各種困難,探險的旅途中因緣際會的遇見良師益友,而逐漸實現自己選擇的目標)和夢想,當然這裡所謂的英雄不分男女,也就是沒有「Her」,「Hero」只剩下0 。

閱讀或傾聽這三十加二位「山與海的職日生」踏上英雄之旅的生命故事,不僅了解這些職人的生涯追尋,也借此體驗頭城的風土人情。

臺灣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,都曾經瘋狂地尋找甚至建構創意城市,特別是在美國的 Richard Florida 教授於 2002 年出版《創意新貴》和英國 Charles Landry於 2008 出版《創意城市》後。「官」「學」「文化」各界熱情地啟動了臺灣創意城市的發掘與建構。

UNESCO 也在二○○四年建立全世界的創意城市網絡,評審美食、設計、電影、媒體藝術、文學、音樂、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七個領域的創意城市。

美國農業部意外發現在離大都會不遠的一些鄉村小鎮,因為網路方便,吸引不少難以負擔高額房租與生活費用,並且嚮往自然綠色區域的創意工作人員,這些移居人運用各自的才情豐富了村里的風土人情。

頭城就是屬於這樣的鄉村小鎮,我認為好山好水、山海相看兩不厭的臺灣「創意城市」可以將之轉化為創意城「鄉」。
根據 Florida 的理論,創意城市通常都具備四個T,分別是 Talent( 人才)、Tolerance( 包容)、Technology( 科技)和Territorial Assets(自然與人造的愉悅環境)。這三十加二位職人都是人才,橫跨 UNESCO 創意城市網絡中的六個領域(除了電影)。

頭城的包容力展現在這三十加二位職人的背景,其中有土生土長的留鄉人、有返鄉青年,有本國新住民,也有來自外國取得本國籍的新移民。自然環境的美麗和人造的舒適愉悅環境,充分顯現頭城Territorial Assets 的迷人之處,此時只有第四個 Technology,不是頭城創意城鄉特色,如果《山與海的職日生:頭城職人誌》能夠勾引科技軟體和包括電影在內的新舊媒體人才聚會頭城,頭城便是道地的創意城鄉。

這本著作雖然沒有彭仁鴻和連明偉的故事,兩人卻活生生地貫穿這三十篇「山與海的職日生」的職人誌中,何況他們兩人的個別故事都在網路上閃閃發光。增加他們的故事讓好奇探索的觀光客更能體驗頭城的風土人情。

購買書籍的方法
金魚厝邊選物店 (頭城鎮中庸街32-1號)
上網訂購:購書連結 https://forms.gle/bYWDHyT5geDoYfFt5
大宗書籍請電洽:0966 002 332